發布時間:2025-08-05
瀏覽次數:17
乳液聚合體系是通過多組分協同實現單體聚合的復雜體系,主要圍繞 “穩定分散、高效聚合、調控性能” 設計,其組分構成、選擇原則及功能如下,跟著涂料助劑廠家——蘇州青田一起來看看吧!
一、主要基礎組分:四大關鍵成分
單體
用量通常占體系的 30%-60%,是聚合物的主要原料。
影響乳液關鍵性能:乳液的最低成膜溫度與聚合物玻璃化溫度直接相關;可通過自交聯或外交聯反應,將線性聚合物轉化為網狀結構,提升產品力學與化學穩定性。
乳化劑
主要功能:促進單體分散、降低體系表面張力,保障聚合順利進行,同時決定乳液穩定性、成膜性能及產品質量。
類型劃分:陰離子型、陽離子型、兩性型、非離子型四大類。
選擇原則:
① HLB 值需與聚合體系匹配;
② 離子型乳化劑三相點低于反應溫度,非離子型乳化劑濁點高于反應溫度;
③ 離子型追求小覆蓋面積,非離子型追求大覆蓋面積;
④ 優先選臨界膠束濃度低、增溶度大的類型;
⑤ 離子型與非離子型聯用可產生協同效應;
⑥ 乳化劑化學結構與單體相似更佳;
⑦ 親水性大的乳化劑聯用效果好;
⑧ 不干擾聚合反應;
⑨ 匹配后續生產工藝與乳液應用需求;
⑩ 優先選貨源足、價格合理的國內產品。
引發劑
作用是產生自由基引發聚合,主要分兩類:
① 熱分解引發劑:通過受熱分解生成自由基;
② 氧化還原引發劑:通過氧化還原反應生成自由基,適配不同反應溫度需求。
分散介質
主要影響聚合物分子量與乳液穩定性,以水為主,也可根據需求選用有機溶劑,需與體系其他組分兼容。
二、關鍵輔助組分:調控與優化功能
分子量調節劑
調節機制:通過 “單體珠滴→水相→乳膠粒表面→乳膠粒內部” 的擴散路徑,與自由基發生鏈轉移反應,實現分子量精確調控。
常用類型:硫醇及其衍生物、原黃酸衍生物等。
保護膠體
為水溶性高聚物,功能是控制乳膠粒尺寸與分布、增強乳液穩定性;特殊場景下可替代乳化劑單獨穩定體系,避免乳化劑對產品性能的潛在影響。
螯合劑
EDTA,通過 “籠蔽效應” 包裹體系中的金屬離子,避免金屬離子干擾聚合反應,優化反應條件與產品純度。
pH 調節劑與緩沖劑
pH 調節劑用于將體系 pH 值調整至適宜范圍,保障聚合效率;
pH 緩沖劑用于維持反應過程中 pH 值穩定,避免酸堿度波動影響引發劑活性或乳液穩定性。
此外,根據需求還可添加助乳化劑、抗凍劑、增塑劑、消泡劑等,進一步優化體系性能。
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啦,如需了解更多資訊,請關注“青田新材料”。
蘇州青田是一家15年專注于涂料、油墨添加劑的專業公司,主營分散劑、流平劑、消泡劑、冰花漆、電鍍銀樹脂、砂紋粉、蠟粉等。如果有需要歡迎來電咨詢。青田咨詢熱線18020278196,期待您的來電!
特別聲明:本文版權歸自蘇州青田所有,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