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時間:2025-09-19
瀏覽次數:12
噴涂型材涂層厚度控制的重點是遵循國標強制要求,并通過優化吊掛、導電、工藝參數等環節,解決型材斷面復雜帶來的噴涂難題。跟著涂料助劑廠家——蘇州青田一起來學習下吧!
首先明確國標強制要求
這是所有操作的底線,必須嚴格遵守:
裝飾面:較小局部膜厚≥40μm。
非裝飾面:如內角、橫溝、槽內,允許膜厚不足,但一定不能露底。
五大主要控制環節
1. 吊掛方式:決定基礎噴涂效率
主要原則:按型材形狀選掛具,通過調節間距控制膜厚。
關鍵操作:掛料間距需與鋁型材寬度相等,既能提升涂層質量,又能減少后續手補粉的工作量。
2. 工件與掛具接觸:避免導電不良導致的膜厚偏差
風險影響:接觸不良會導致同一型材膜厚相差 30-70μm,還可能出現橘皮、小孔、斑馬線等缺陷,同時污染環境、降低粉末利用率。
主要要求:必須保證兩者良好導電,從源頭避免上粉率低、膜厚不均的問題。
3. 輸送鏈速及生產工藝:影響膜厚的關鍵參數
輸送鏈速:需與整體工藝匹配,直接關聯噴涂時間和上粉量。
關鍵參數設定:
升降機行程:高度=工件高度+200mm。
噴距/粉壓/電壓:型材越復雜,噴距越近、出粉量越小、電壓越低;反之則參數調大。
4. 手噴補粉:解決復雜部位噴涂盲區
適用場景:自動噴不到的裝飾面內角、橫溝、槽等部位,必須手補。
操作標準:
傳輸壓力:1.2~1.8bar。
補噴距離:80~150mm,避免過近導致橘皮、流痕等缺陷。
5. 粉泵因素:防止出粉不均
常見問題:文丘里粉泵易積粉、粘粉堵塞,導致出粉不均,影響膜厚。
應對措施:粉房操作工需及時檢查并清潔粉泵各部位,保證粉管內吸力穩定。
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啦,如需了解更多資訊,請關注“青田新材料”。
蘇州青田是一家15年專注于涂料、油墨添加劑的專業公司,主營分散劑、流平劑、消泡劑、冰花漆、電鍍銀樹脂、砂紋粉、蠟粉等。如果有需要歡迎來電咨詢。青田咨詢熱線18020278196,期待您的來電!
特別聲明:本文版權歸自蘇州青田所有,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